1. 首页 > 百科知识

东电:日本排海过程将持续约30年 日本核污水东京电力

关于东电:日本排海过程将持续约30年的最新知识答案内容如下:

东电:日本排海过程将持续约30年

  东电:日本排海过程将持续约30年

  震惊,近日东电:日本排海过程将持续约30年的。

  当地时间8月22日,日本政府举行相关阁僚会议后宣布,将从24日开始,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入海洋。

  呼吁“负责到底”

  根据东京电力公司网站信息,截至8月3日,福岛核电站厂区内1000多个储水罐中的核污染水超过134万立方米,而且为了冷却熔融的核燃料,每天新增约100吨核污染水。按照东京电力公司(东电)的计划,经过处理和稀释的核污染水将通过一条约1公里长的海底隧道排放入海,排放时间将长达30年。

  排海前核污染水将进行净化,东电声称通过多核素处理设备(ALPS)可将水中除氚之外的62种放射性物质净化至达到日本国家环境排放标准。就在临近排海之际,东京电力公司8月10日发布信息,发现ALPS于今年6月出现问题,因输水软管破裂导致约2吨经过处理的核污染水泄漏。泄漏发生在储水罐的一个防渗漏外壳内,未流向外部,但是储水罐周边的雨水中测出了高于正常浓度的放射性物质。

  对于ALPS的运作性能,一直受到外界质疑。韩国政府5月派考察团赴福岛时获取的资料显示,ALPS从2013年至去年共发生8次故障,涉及前处理设备过滤器、排气过滤器等。

  尽管国际原子能机构7月发布审查报告,认为排海符合国际安全标准。但是,对于核污染水净化装置的长期有效性和可靠性,以及数据的真实准确性,还有待日方进一步证实。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福岛县知事内堀雅雄呼吁政府“负责到底”,希望政府在与全国渔业协会联合会建立信任的基础上,继续与国际组织合作,以确保排海工作的透明度。

  “最想要的是安心”

  近一个月,日本政府官员密集到访福岛,从内阁大臣到首相,先后与渔业人士交流,以寻求理解,但双方观点始终在两条平行线上。

  8月20日,岸田文雄视察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海设备,在之后的记者会上被问及“政府是否获得了包括渔民在内的相关利益者的理解”,他回避明确地回应,“我们收到了渔民对风评及其生计的担忧和相关要求,将继续关注并解决这些问题。”次日,岸田与数名渔业人士代表会面时说,“非常重视渔民们希望像以前一样继续捕鱼的愿望,政府承诺将为排海工作承担全部责任,即使历时数十年”。然而日本全国渔业协会联合会会长坂本雅信当场表示,坚持反对。“唯一的愿望是我们的子孙能够继续捕鱼,希望政府能够好好应对。”

  福岛新地町渔民小野春雄年过七旬,和儿子都以打鱼为生,他对日媒说,核污染水排海已既成事实,没有得到任何解释,“我们最想要的是安心,首相应该来向我们提出请求。”

  日本政府实际上已经摧毁了与国内渔业之间的信任基础。8年前,日本经济产业省和东京电力向福岛渔业协会联合会给予书面答复,承诺在未获得相关各方理解的情况下,不会处置经过处理的核污染水。“终究还是被骗了"。福岛县磐城市62岁的渔民新沼武彦叹息道。

  至于日本普通民众,他们对核污染水排海的看法不一。日本富士新闻网(FNN)和全日本新闻网(ANN)于8月19日至20日分别开展民调,两家的民调结果类似,对排海计划持赞成意见的受访者超过半数,反对者占比在30%至40%之间。但是就排海影响和政府职责来看,舆论更偏负面。共同社20日的民调显示,88.1%的受访者担心排海计划损害日本形象和潜在经济利益,81.9%的受访者认为日本政府的解释不充分。

  20岁的东京居民佐藤21日告诉澎湃新闻,核污染水排海已经被讨论了许多年,因此日本民众或多或少受到了相关的信息普及,逐渐接受了这个事实,现在的反对声音主要集中在渔业,这与他们的生计息息相关,渔民更在意海产品的声誉,而普通人在意的是科学意义上的安全,出发点不一样。

  生活在日本东北地区的中村则对澎湃新闻说,建立信任很重要,由于此前曝出在福岛县近海捕获的鱼放射性物质超标,这让人有一些忧虑。当被问及排海启动后是否会购买福岛县附近海域的海产品时她表示,“想先观察一段时间,看是否会出现意外状况。

  日本核污水东京电力

  据中新网,8月24日,日本启动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当地时间24日下午1时许,东京电力(9501.T)通过海底管道,将福岛核污染水排放到距岸边1公里处的海中。

  东京电力方面表示,今天的核污染水排放量预计为200吨到210吨。已经在排污口附近开展监测,相关数据计划在日本时间8月25日下午公布。首次排海计划共排放17天,合计排放约7800立方米的核污染水。

  尽管东京电力推出了含有多国语言的“ALPS(多核素处理系统)处理水网站”,但并未打消人们的顾虑。

  东京电力是日本电力工业自由化的标志性产物,也曾是日本收入最高的电力公司,但却因为2011年“311”大地震导致的福岛核电站爆炸走下“神坛”。随着日本政府的电力改革以及对福岛核事故的赔偿方案逐步落地,日本政府也推动东京电力进行了多项改革,但无法重现东京电力昔日的辉煌。

  据财富世界500强数据,2022年,东京电力营收576.15亿美元,利润为-9.13亿美元,员工数为3.8万人,排名第242位。2012年,东京电力的排名为127位。

  8月10日,东京电力发布的2023财年一季度(2023年4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财报显示,报告期内营收约1.61万亿日元,营业利润为1511亿日元,去年同期为-442亿日元。

  已向日本各界赔偿5416亿元

  东京电力的历史沿革最早可以追溯到1951年,彼时的盟军驻日最高司令部要求将日本划分为9大区域,分别指定一家企业承担发电、输电和配电的全部工作。这一政策奠定了日本九大区域电力供应商的格局。东京电力就是其中之一。

  这9家电力企业虽然是民营企业,但与日本政治家关系密切。电力企业是日本政治家选举中政治献金的重要来源之一,甚至经济产业省中有许多有电力企业任职经历的官员。

  也正因如此,日本的电力系统改革始终停滞不前,维持了9大电力企业的格局,直至1972年才出现了第10家电力企业——冲绳电力公司。

  但东京电力仍牢牢把持着龙头位置。据东京电力官网,旗下东京电力电网向日本经济中心东京都市区输送电力,供应量约占日本总电量的三分之一。东京电力是日本收入最高的电力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民营核电商。

  据媒体报道,福岛核电站由福岛一站、福岛二站组成,共10台机组(一站6台,二站4台),负责运营的公司均为东京电力。在福岛核事故之前,福岛一站的6个机组为日本提供了近5GW(500万千瓦时)的电力,约占日本电力的1.5%。

  而在福岛核事故后,东京电力时任社长清水正孝引咎辞职,东京电力也因核事故导致的系列危机赔付了大量资金,一度不堪重负。2012年,日本政府为了避免东京电力破产,使其继续开展福岛核事故赔偿及反应堆报废工作,向东京电力注入了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15亿元)资金,完成了实际国有化程序。

  据东京电力官网,截至2023年8月18日,东京电力就福岛核事故向各界共计赔偿金额达10兆817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416.3亿元)。其中个人赔偿金额达3兆297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651.1亿元)。

  屡次陷信用危机引质疑

  从2011年福岛核事故开始,作为运营者和责任主体的东京电力,却屡屡陷入信用危机之中。

  2012年7月,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由民间人士组成的事故调查委员会公布长达641页的福岛核事故最终报告。该报告详述事故原因与应对措施等,得出的结论是事故并非因归于自然灾害,“明显是人祸”。

  委员会主席黑川清在报告中写到:“尽管事由自然灾害,但随之在福岛核电站发生的事故不能被视为天灾,而是一场彻底的人祸,灾害可以也应该被预见或预防。如果当时有更有效的人为应对,灾害可以减轻。”

  该报告指出,监督部门和东京电力之间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出现逆转,而监督部门被东京电力所绑架。

  而在东京电力官网上,公司也同样表示,对重大事故防范措施不到位,对海啸缺乏危机意识,事故应对准备不足。但在2019年,法院在对东京电力三位前高管的审判中,宣布三名高管无罪。这意味着没有人对此次核泄漏事故承担刑事责任。

  据媒体报道,在福岛核事故发生后一周,专家就已做出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到3号机组已经发生堆芯熔毁的判断,但东京电力方面始终拒不承认,而是以“堆芯损伤”来粉饰。

  而在此次排放方案中,东京电力的系列操作仍然存在巨大争议。

  据媒体报道,2013年3月,东京电力处理核污染水的关键设施ALPS投入试运行,但此后不断出现问题:频繁漏水,2018年被曝经过处理后的水中锶等放射性物质仍超标,2021年被发现用于吸附放射性物质的排气口滤网近半数损坏。

  在东京电力建立的“ALPS处理水网站”上,提及了海洋生物的养殖实验,即通过24小时直播的形式查看所排放的水对海洋生物没有影响。但美国全国海洋实验室协会于2022年12月发表声明指出,日本缺乏足够和准确的科学数据来支持其安全保证,而有充分的数据支持排放核污染水的严重后果。

  而在针对污染物之一氚的科普中,“ALPS处理水网站”表示,放射性的氚难以去除。“氚广泛存在于我们身边的环境中,与其他放射性物质相比,一般认为氚对人体的影响低。”东京电力表示。

  而据媒体报道,太平洋岛国论坛聘请的第三方专家组在一份调研报告中指出,对于放射性氚在海洋中转化为有机结合氚(OBT)后对海洋生态的“长期影响”,东京电力并没有提供评估说明。

  此外,科学家对东京电力提供的核污染水处理其他相关数据也疑虑重重。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院核物理专家费伦茨·道尔诺基-韦赖什教授指出,日方向太平洋岛国论坛提供的数据“不完整、不正确、不一致,具有片面性”,据此做出的排海决定是“不合适的”。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顺心百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