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区别有哪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历史活动是由物质条件所决定的,处于物质的支配地位;而辩证唯物主义则认为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作用、共同制约的关系。
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物质生产关系,认为历史的发展随着物质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和意识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的,它承认意识的存在,认为历史发展是物质生产活动和对物质生产活动的思维和表达活动以及它们两者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经济存在是驱动历史发展的唯一因素,它忽视了意识和思维和物质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
而辩证唯物主义主张物质和意识互相作用,物质性和意识性、客观性和主观性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看起来可能是相互对立的,但现实中它们具有密切的联系和内在连贯性。
3、历史唯物主义忽视了人的意志行为对历史的影响。
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志行为是在历史发展中发挥重要角色的,它承认人的思维和行动在一定情况下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
1.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两派者都认为物质世界是实际存在的,信奉无神论。
他们认为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基础。
2.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在性质上是一致的,但在程度上各有不同。
历史唯物主义重视研究历史变迁,强调历史条件的介入,认为这些条件和变得活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
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历史发展活动实质上是自然之间冲突、矛盾的结果。
3.两者共同追求物质世界以及历史变迁的真实内涵,都提倡以“客观认识”的方式尊重发展规律,充分考虑特定历史选择后的实践发展结果以及相关背景,两者均强调历史观点的实践基础。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原理
1、事物的联系是万物彼此间的相互关系,即事物具有联系、相关性的客观性属性。
2、事物发展是经过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的过程,即事物具有否定统一的客观属性。
3、事物的统一是具有矛盾的客观特征,即否定即统一的客观性属性。
这三大原理的基础是唯物辩证法或认识论,它不但影响了哲学、文学、政治、教育、社会科学、历史学、语言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而且有利于整个文化的发展。
它强调物而不是重视人,反对形而上学苛求的理想主义,提倡实践为检验真理的中心思想,以复杂的世界认识的逻辑性和客观性开创新的认识范式。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顺心百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