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机构监管部门有哪些, 中国的金融监管机构包括: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信托业协会、中国金融资产评估认证服务公司等。
1.中国银监会:
中国银监会是中国的金融监管机构,由国务院领导,负责在中国境内监管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的活动。
2.中国证监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是中国联合政府机构,负责在中国境内监管证券市场的活动,包括证券发行,证券登记清算,期货交易,其他类似活动,以及相关人员和公司的行为。
3.公安部:
公安部负责打击金融诈骗,以及维护金融机构、市场秩序和财务安全。
4.央行:
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国最重要的金融机构,主要负责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金融稳定、流动性管理和市场准入等工作。
5.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是中国政府有关机构,负责在全国境内进行保险公司及收费的管理和监督,以及维护保险消费者利益。
6.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监督房地产信托、房地产融资租赁等活动。
7.国家开发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是中国政府的重要金融机构,负责政策性金融资助,为实施国家经济发展计划提供支持。
监管性金融机构
1. 监管性金融机构指的是经国家或地方监管部门建立并依法设立的非国有、非公益性金融机构,其功能为开展信用中介和金融业务,包括金融活动、担保活动、信托活动等。
2. 监管性金融机构包括各类银行、证券公司、投资机构、保险公司以及担保公司等,这些机构都是受到国家及地方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管的金融机构,因而具有特定的法律地位。
3. 监管性金融机构要求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开展金融业务,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和金融的平稳运行和稳定发展。
此外,当金融危机发生时,金融监管部门也会在必要的时候开展政策性的干预,保护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合作性金融机构的监管
1. 合作性金融机构的监管包括外部审计、内部检查、合规审查和风险管理等。
2. 外部审计允许在金融机构定期审计其活动,以确保结果准确、安全、有效,以及符合金融机构经营政策的财务记账准则。
3. 内部检查是指金融机构定期审议和检查其业务程序或内部控制机制来确保履行其责任。
4. 合规审查目的在于检查金融机构是否遵守各种法定要求,如《公司法》、《银行法》、《保险法》、《金融机构监管法》以及与其相关的其他官方规定和许可。
5. 风险管理是金融机构寻求较低风险结果的过程,主要任务是通过控制预期的风险和更好的管理投资风险来为客户提供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顺心百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