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普百科

乌克兰:中乌元首通话近1小时

  双方就中乌关系和乌克兰危机交换了意见。这一消息迅速吸引国际媒体高度关注,“中方将派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赴乌克兰等国访问”登上多家外媒的头条。泽连斯基随后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他与习主席进行了“长时间且有意义的通话”。美国、俄罗斯、法国26日均对中乌领导人通话做出积极反应。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中国专家表示,从中国外交部2月24日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到领导人通话,中国在解决乌克兰危机问题上有立场,有思路,还有行动。元首外交将打开通道,营造气氛,指引方向,接下来还有很多具体问题要在工作层面解决。

  “中国既不会隔岸观火,也不会拱火浇油,更不干趁机牟利的事”

  习近平指出,中乌关系走过31年发展历程,达到战略伙伴关系水平,为两国各自发展振兴提供了助力。我赞赏泽连斯基总统多次表示重视发展中乌关系和对华合作,感谢乌方去年为中国公民撤离提供大力协助。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乌关系的政治基础。双方要着眼未来,坚持从长远角度看待和谋划两国关系,延续双方相互尊重、真诚相待的传统,推动中乌战略伙伴关系向前发展。中方发展中乌关系的意愿是一贯的、明确的。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方愿同乌方一道,把两国互利合作向前推进。

  自2022年2月以来,俄乌冲突已持续一年多时间。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称,中国领导人在通话中表示,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当事方。“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负责任大国,我们既不会隔岸观火,也不会拱火浇油,更不干趁机牟利的事。中方所作所为光明正大。”

  法新社称,习近平指出,中方将派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赴乌克兰等国访问,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同各方进行深入沟通。中方已向乌方提供了多批人道主义援助,愿继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自2019年起,中国连续4年稳居乌克兰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泽连斯基26日在通话中表示,乌方恪守一个中国政策,希望同中方开展全面合作,开启乌中关系的新篇章,共同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泽连斯基介绍了对当前乌克兰危机的看法,感谢中方为乌克兰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欢迎中方为恢复和平、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危机发挥重要作用。

  NPR称,中方发出呼吁之际,中国正扮演调停角色,促成了修补中东竞争对手伊朗和沙特之间关系的协议。“然而,考虑到莫斯科和基辅的立场仍然相距甚远,乌克兰冲突取得突破的可能性很小。”分析人士说,乌克兰正在为可能很快开始的春季反攻做准备,以夺回被俄罗斯占领的土地,这些行动的成败可能会极大地重塑冲突。

  泽连斯基26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相信与中国领导人的通话以及乌克兰驻华大使的任命“将为我们双边关系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法新社称,泽连斯基的发言人26日表示,两位领导人“进行了近一个小时的通话”。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称,这是一次“重要的对话”。

  26日,泽连斯基任命帕维尔·里亚比金为乌克兰新驻华大使。乌克兰国家通讯社称,这位新大使1965年出生于基辅,曾担任乌克兰战略工业部部长。

  各方积极评价中乌领导人通话

  俄罗斯、美国、法国等26日就中乌领导人通话表态。据俄卫星通讯社报道,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俄注意到中国准备建立谈判进程,俄方原则立场与中方立场文件有着广泛的一致性。但她同时批评乌克兰缺乏真诚谈判的意愿。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柯比26日称,美国欢迎中乌领导人通话,这“是件好事”,但这是否在通往和平的进程上迈出了有意义的一步,“我们还不清楚”。法新社称,法国总统府一名官员26日表示,法国“鼓励所有对话”,以促进冲突的解决,这符合国际法和乌克兰的根本利益,也是法国总统马克龙本月早些时候访问北京期间传递的信息。“政治新闻网”欧洲版称,中乌领导人通话对欧洲来说是“好消息”。

  俄连塔网26日引述俄国家杜马议员德米特里·诺维科夫的话称,中国明白,乌克兰冲突是现代世界复杂问题的一部分,要全面解决这个问题,北京应该对与冲突各方的对话持开放态度,因此中国领导人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后与泽连斯基的通话是完全合乎逻辑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2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次通话毫无疑问非常重要,可以看作是中方推动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一系列行动中的重要一环。从年初习主席访问俄罗斯,到在北京接待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等领导人,再到和泽连斯基通话,都体现了中国帮助实现和平的愿望。

  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研究员王晓泉表示,迄今,中国几乎成为俄、乌、法国等共同认可的调停人,这说明中国对乌克兰危机的立场公正客观,中国是没有私利的负责任大国。中国代表将赴乌克兰等国访问,在劝和促谈过程中听取各方意见、谋求最大公约数。中国将借此积累经验,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完善全球治理提升能力。

  一个星期前,在世界媒体的聚光灯下,中国领导人成功访问俄罗斯,并与包括俄总统普京、俄联邦总理米舒斯京在内的克里姆林宫高层会面。会晤结束后,中俄相继发表两份含金量十足的重磅声明,分别涉及到中俄战略协作与经济发展两大重要领域,为中俄今后的中长期发展指明方向。

  中俄领导人议程结束后,外界一直盛传中乌两国元首将进行通话,从而真正将“劝和促谈”落到实处,不过直到现在,这一通话依旧在各路媒体专家的预测之中,并未真正举行。

  中俄领导人的定期互访之所以能够实现,不仅取决于两国长久以来的良好关系,同时也于中俄新时代大国关系,领导人之间的私人友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乌克兰虽然也是中国在东欧地区的重要伙伴,但是在中国外交的优先级中,无法与俄罗斯相提并论。

  最重要的一点,现在的乌克兰事实上已不再是一个“正常国家”,这一方面取决于乌克兰深陷战争的现实因素,另一方面取决于泽连斯基领导下的乌克兰中央政府,事实上已经受到美西方的严格控制,换言之泽连斯基就是美国利益的代理人,如此一来,要想真正实现中乌元首通话,并非只是两国外交团队提前约定好时间,按部就班就能完成,而是在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同时具备后,才有可能实现。

  在与中国领导人直接通话的问题上,乌克兰方面表现得非常心急,而中方自始至终没有正式确认过此消息。在不久前举行的外交部记者会上,有外媒记者就此事向中方提问,得到的回答是: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方同各方都保持着沟通,但有关中乌元首通话的情况,没有任何可提供的信息。

  “中方同各方保持着沟通”,意味着俄乌冲突当事方之一的乌克兰,也与中方保持着畅通的沟通管道,至于“没有任何可提供的信息”,则是委婉承认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下,中乌元首通话的条件还不够成熟。

  作为与俄乌冲突毫无利益牵连的第三方,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中始终秉持客观、中立的立场,既主张维护乌克兰领土主权完整,同时又支持俄罗斯合理的诉求,在俄乌冲突过去一周年的当下,要想立即实现停火,不仅需要中国为俄乌冲突的解决注入劝和促谈的积极因素,更需要身为当事方的乌克兰,以战略性高度和长远利益出发,向和平的大方向前进,而不是困在军事对抗的框架下裹足不前。

  不久前,中国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提出总计12点的“和平方案”。中方方案中,尽量避免提及引发俄乌两国直接反弹的敏感性内容,一切以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消除敌意为主要原则和精神。也正因此,大多数国家都对“中国方案”表示支持,当事方之一的连俄罗斯都表示认可。

  相较于俄罗斯较为务实的态度,处于战场劣势的乌克兰,却并没有对中方提议展现出积极姿态,相反还提出自己的“10条方案”,用来“叫板”中国。

  乌克兰的所谓“和平方案”,与其说体现出基辅当局在这场军事冲突中的终极诉求,倒不如说是美国战略利益的体现,归还乌克兰领土、审判战犯等内容,都触及到普京的心理承受红线,克里姆林宫万万不会答应。

  在无法同时兼顾双方诉求的背景下,所谓和平谈判也走入死胡同。在与岸田文雄会面后召开的记者会上,泽连斯基表示乌方已经通过外交渠道向中国递交乌克兰的“和平方案”,期待与中国的对话。

  乌克兰危机的悲剧之所以会发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基辅当局对于自身实力和地位的严重误判,错误地认为自己在与俄罗斯的较量中处于对等或是优势地位。

  至于乌方提出的所谓“和平方案”,就是在给劝和促谈制造障碍。中方的和平提案已最大程度地兼顾双方合理诉求,如果乌克兰对此方案甚至都无法认同,那么中乌元首通话与劝和促谈工作将只能成为空谈。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顺心百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