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泼水节还没过完,佤族“摸你黑”狂欢节已开始预演。
在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佤文化广场,人们用天然原料配制的“娘布洛”涂料相互涂抹,祝福平安健康。
现场热闹非凡,没多久,在场的男女老少都成了“大黑脸”,全身只有眼睛和牙齿是白的,从远处望去仿佛一个个“巧克力人”。
这还只是预演,作为佤族的传统节庆,大型“摸你黑”狂欢节将于5月初在沧源佤族自治县举行,届时邀你一起“摸你黑”。
据了解,“摸你黑”在佤族语拼音文字里写做“Moh Nin Hei”,其本意是“这正是我们向往的,这正是我们追求的”,从佤语发音直接翻译(音译)就是“摸你黑”。
在原始社会时期,佤族人还是赤身裸体,毒辣的太阳以及纷扰的蚊虫无疑是人类艰难于生活的两大阻碍。
缘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佤族祖先从水牛那里学习到了,可以用泥水浆涂抹肌肤起到防晒、防虫的作用,于是每逢外出狩猎,佤族祖先便会在身上抹满黑泥,粘上树叶,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有效的防护层,成了人类最原始的“衣物”。
另外,在农耕文明时代,佤族地区有着大人给小孩摸锅灰的习俗。传统上,佤族地区大人带着小孩去他家做客时,若天黑晚回家,主人都会从厨房拿一点锅灰抹在小孩的额头上,目的是消灾去邪,以免小孩受到惊吓。
还有一说,老人给外出打猎的男丁摸锅灰,目的都是为了消灾祈福,盼求平安。后来逐渐演变为如今的“摸你黑”狂欢节,节庆里使用的也不再是锅灰,而是佤语称的“娘布洛”,是由黄色的泥土(傣语称“凉粉”,缅甸称“拿卡”)和黑色的焦糖(食品添加剂,可食用,对身体无害)按比例调制而成,这些便是“摸你黑”的进一步演化。
当历史演进到今天,便形成为佤族这一很有特色的节日,沧源佤族“摸你黑”节。
云南沧源摸你黑狂欢节是自2004年以来沧源县委、县政府着力打造的一个大型旅游文化节庆活动,于每年的4月29日到2日在沧源举行。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临沧市西南部,全县总人口18万人,其中佤族占总人口的85.1%,是临沧市边境线最长,佤族人口最多的县,佤族文化风情保存完好,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更是民族团结、民族民间文化繁荣。
“远山云,近山雾,佤族云中住。” 彩云之南,山水之间,生活着一个“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民族—佤族。
早在3500年前,生活在沧源这片土地上的佤族先民,就在崖壁上留下了文明的印迹。千百年的岁月流逝,犹如亘古不变的标记,在蓝天、白云、高山、溪流之间静静地诉说着佤族人民传诵千年的司岗里神话。
这里,有一个至今保留着原始佤族民居特色与风土人情,是中国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群居村落,这就是被国家地理杂志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的翁丁佤寨。
翁丁,在佤语中意为“云雾缭绕的地方”,又有高山白云湖之灵秀之意。站在山顶,可以看到云海在脚下翻腾,村落和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走进翁丁村,整个部落被山峦环抱,山林清幽,古寨茅屋林立,寨内小径通幽,竹楼静立,云雾缭绕。
在这个云雾缭绕、鸟语蝉鸣、曲径通幽的佤族村落,保留着最为完整的佤族传统干栏式茅草房、寨桩、祭祀房、神林、木鼓房、撒拉房及传统家庭式的手工艺作坊,一栋栋干栏式茅草房下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着古朴、纯真、善良、热情、好客的阿佤人民。
湛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村落浓烈的金黄色为基调,使人联想起梵高的油画。阿佤姑娘陶醉于音乐之中,村寨中的孩子嬉笑玩闹,一束阳光从屋里透出,暖到心窝……当你置身翁丁,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人类童年,如远离尘世、逍遥快活的世外桃源。
有人问诗是什么?诗,就是三千年崖画诉说的“司岗里”传说;有人又问远方在哪里?远方,就在木鼓激荡的世界佤乡秘境沧源。
裁一块云锦织为裙服,取一棵老树镂成木鼓,喝一碗清甜的水酒,跳一段甩发舞,抹一脸“摸你黑”的祝福……秘境沧源,只等您的到来,开启专属您的佤乡记忆。
翁丁村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城西北方向约40公里处的勐角傣族彝族拉祜族乡。周围自然景观优美,民族风情浓郁,至今仍保留着佤族寨门、图腾柱、寨桩、祭祀房、神林、木鼓房、传统手工艺作坊和佤族杆栏式茅草房等原始生态、独具特色的佤族文化传统,是佤族传统历史文化的活态博物馆,是目前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原始群居村落。
翁丁村,2006年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被评为“中国文化产业金鼎奖·十大文化产业乡村”奖项,发现2013中国最美村镇评选典范奖,2015年被命名为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入选2018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2019年1月,翁丁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20年7月,翁丁被评选为全国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村。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顺心百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